扫一扫,添加客服微信
返回 开启护眼

中足联成立引关注,中国足球管理模式待观望

来源:网络    时间-01-11

1月10日讯,1月9日,中国足球界迎来重要时刻——中国足协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北京隆重举行。会上,备受瞩目的中足联即将正式成立,此前一直处于呼之欲出却未真正落地的状态,此番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。《体坛周报》特约评论员傅亚雨撰文表达期望,希望中足联能够切实代表联赛和俱乐部的利益,为中国足球发展助力。

这一举措堪称中国足球管理模式的根本性变革,自然备受大众期待。要知道,从此之后,中国足协手中最大的盈利来源将从法理层面脱离其掌控,这无疑是一种艰难的割舍。即便足协凭借手中36%的股份,依旧是中国职业足球联赛最大的股东,但那份不舍仍能从足协公告的字里行间察觉出来,比如公告中提到要加快推进职业联赛的“管办分离”,可究竟谁负责“管”,谁负责“办”呢回顾中国足球发展纲要,足协和职业联盟本应是平级的民间社团,那在这样的设定下,具体该如何去“管”、如何去“办”,着实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。

对于一项刚出现的新生事物,过早地冷嘲热讽或者陷入悲观失望的情绪是不可取的,毕竟我们需要考虑到中国足球的特殊性以及客观现实情况。就拿足协来说,虽说其已从体育系统脱钩转型成为民间社团有一段时间了,“一套人马两块牌子”的情况也早已成为历史,然而它是否就能独立自主地管理中国足球方方面面的事务呢?实际上,当下已然形成了“持续完善体育总局主抓主管、教育部支持配合、中国足协和地方足协具体落实、有关部委和地方党委和政府协同推进”的工作新格局,由此可见,足协更多扮演的是执行角色,可它却依旧执着于职业联赛管理者的身份,这一现象耐人寻味。

无奈的是,职业联赛终究还是脱离了足协的掌控,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联赛主体就此拥有了完全的自主权,只是换了管理主体罢了。考虑到现实情况,让参与者完全自主管理如此庞大复杂的联赛事务,本就是不现实的。所以对于中足联以及新构建的权力架构,当下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客观观察,现在还远未到对其盖棺定论的时候。大家都殷切期望中足联能够真正站在联赛和俱乐部的立场,正确认识联赛的地位、价值和作用,通过切实有效的手段,推动职业联赛走上健康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,让中国足球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

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免责声明

本网站提供的资料仅供参考,各网友须留意本身所处地区及相关法律,在任何情况下引致触犯所属地区之法律,网友须自行承担责任。国内人士请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,切勿参与赌博触犯法例,本网络所有内容纯属资讯性质,本网站提供之资料仅供瀏览者作参考用途,因资料上的差异或遗漏而导致使用者有任何损失,瀏览者须自行承担一切责任,其一切后果本网站恕不负责!

Copyright © 足球宝典 All Rights Reserved.     本平台不是购彩平台。预测有风险,消费需谨慎。